2008年11月14日 星期五

黃帝內經醫史、醫理、養生篇



《黃帝內經》雖稱是皇帝所寫,其實是由多位學者經過長時間匯集而成的作品,它反映了秦漢以前的醫學成就。是由《素問》及《靈樞》兩書合成,《素問》於春秋戰國未期完成,而《靈樞》成書於公元 2年,又在漢代(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5年)修改。《內經》是中國醫學理論的基礎,內容非常廣泛,除了醫學,亦闡述道德、哲學及宗教。其主題滲透、貫穿道家思想、陰陽學說及五行學說各方面。《內經》仍是最廣泛參考的文獻之一,現今許多學者仍以《內經》的豐富內容為啟迪。

《黃帝內經‧素問》

  記載了皇帝與醫事顧問岐伯的對話,以黃帝問而岐伯答的形式記載,主要闡述解剖學、生理學、治療方法及養生學等。文章描述人體有五臟(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腎)屬陰的,有六腑(膽、胃、大腸、小腸、三焦)屬陽的,書中描述的三焦並非現代認識的實質臟腑,而是集有消化、心臟、呼吸及泌尿功能的一個功能統稱。另外亦提出氣與經絡兩個重要概念,氣是一種能量,運行在體內十二經絡當中,把經絡和氣的運行與水相比較。

《黃帝內經‧靈樞》

  內容包括鍼灸療法,還有脈診法。鍼療法是以細針刺激、補瀉身體俞穴的阻塞。艾灸療法是以艾葉製成的灸柱灼燙皮膚。兩種方法所施行的身體部位相同,可互相配合使用。中醫的脈診法是診斷疾病的基礎及重要的手法之一,通過按脈部位,了解相關臟器的盈虧虛實而定其功能狀態。


相關:
http://www.fushantang.com/2001/2126.html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